案例背景
几年前,A君转入计划部门,负责一家大公司的备件规划。该公司年度营业额数十亿美金,其中全球备件业务在十亿美金左右。备件部在全球有几十个备件库,二三十个计划员,准确地讲,其实很多应该叫催货员。他看到一份计划员的工作任务清单,从上到下,多与短缺管理有关。而公司从总库到分库,毫无例外,一边是库存太高,一边又是不断缺料,是典型的"有用的没有,有的都没用"。
解决方案
如何把团队的注意力从短缺管理移开,转向预测和库存水位设定,便是A君的首要任务。A君明白,这不是说不去追料。公司要运作,你不能忽视"活在当下"的合法性。但是,追料治标不治本。物料短缺,往往是库存水位、预测不合理造成的。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(1)计划员不知道怎么做预测和设定库存水位--这是个技能问题;(2)计划员不愿意主动出击、积极管理需求、搜集信息来做好预测工作--这是个态度问题。在以追料为导向的公司,深层次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,结果就陷入被动反应的怪圈,料越追越缺。在预测为导向的公司,预测做得较好,很多问题在发生前就得到控制,公司就进入良性循环。A君坚信,只有改追料导向为预测导向,公司的备件计划部才能走上正轨。
A君先从解决技术问题入手。他针对典型的问题和人员,一一作出相应的改进。
有一个计划员,做了成十年计划了,对设定库存水位可以说还是一无所知,经常做些让人"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"的决策来。例如这老兄做计划,动不动便以手头的库存为参考:手头料多,他就设个较低的水位;手头短料,他就拔高库存水位。干过计划的人都知道,手头那点料可以一夜之间被个大订单卷走,库存水位太低,后续补货太少,就为将来短料埋下定时炸弹。这老兄再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,不分主次。例如为了一个单价三四十美金的料,翻来覆去地确认预测,前后Email来来往往,打印出来足有三四页纸。折腾了两三个星期,还是没整对,直整到客户的生产线断料。该公司的主要物料都是几百到几千美金一颗,像三四十美金一颗的料,多备点就行了,从预测到库存水位设定,几分钟就应该搞定。不分主次,好钢用不到刀刃上,那些重要的料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规划。这样的员工是典型的技能与岗位不匹配,有些人能开窍,培训可解决问题;更多的人其实是因为不懂常识,在计划上就是缺根筋,培训也是白费,只有调离工作岗位了。
另外一个计划员,针对同类的料、用在同样的设备上、同样的需求模式、同一个供应商,单价也差不多,库存水位设置却大相径庭:有的料设两周的安全库存,有的则设三周、四周。这反映了两个层面上的问题:在操作层,计划员不知道如何设定合适的水位,是个技能和培训问题;在管理层,管理者不知道存在这样明显不合理的问题,是个分析和监控问题。明白了问题的根源,问题就迎刃而解:A君先开发一个报表,找出这些不一致的例子,分发给各个计划员,帮他们设定一定的计划参数,比如在何种情况下大致应该备几个星期的料,再给他们基本的库存计划培训,几个月下来,计划质量明显改善。
还有一个计划员,他负责管理分库,迫于库存压力,不愿提升库存水位。一旦需求增大了,他就向总库催货,加急调货,其实还是短缺管理、事后反应。库存控制一定要从备够应该备的料开始,这一常识,其实很多计划员并不理解。对那些用的着的料,只要你备得足够,能满足客户的需求,才能建立客户对你的信心,允许你降低或拿掉那些用不着的料的水位。很多公司的库存问题,其实都是计划部门和用户部门互相扣为人质的结果:对没用的料,计划部门想拿掉库存,用户部门不同意,一方面是以防万一,另一方面也是对计划部门不信任;对用得着的料,用户部门想增加库存,计划部门不同意,因为这只能让已经严重的库存问题更严重。双方缺乏互信,结果就陷入双输的死循环。
下面是一个如何打破僵局的例子。有个客户刚跟该公司建立寄存项目(consignment program)时,库存水位都是自己设定,要求该公司的计划员照办。这无可厚非,因为是新项目,客户不信任该公司的计划能力。但客户设定的库存水位有些很不合理,如果照搬,这客户就有麻烦了。公司的计划员就建议更高的库存水位,并解释给客户为什么要这么做。几次下来,客户意识到该公司的计划员把客户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,也懂得计划,就放手让该计划员负责库存水位设定。结果是双赢:客户的有货率超过过99%,该公司的库存周转率也是行业最佳。
上述技术问题相对好解决。A君详细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,对症下药,几个月之内,大多技术问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,计划员团队的整体技术能力明显提升。接下来A君就开始着手解决态度问题,即督促计划员们积极、主动地管理需求,做好预测。
长期以来,该公司的很多计划员习惯于"跪受笔录":他们大多整天待在办公室里,对着计算机,客户需要什么,接到电话、Email后就录入公司的ERP系统,接下来就是追料,三番五次地催促采购和生产部门。但问题是,等到客户告诉需要什么时往往已经太晚了。例如采购前置期六七周的料,客户往往要现货,或者至多给一两周时间。这样的料得靠预测来提前给采购、供应商信号。计划员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建立预测。预测滞后,便成了执行部门的噩梦:赶工、加班、质量问题便接踵而来。计划员在预测上的失职,使计划部门失去了增加价值的最好机会,成了麻烦制造者,也失去了其他部门的尊敬和信任。
A君引进两个方面的新做法。其一,不要等着电话铃响,而是提前去探寻预测。他要求计划员与重点客户定期会议,一起就重要产品做预测。这是个心态变化,是从消极等待变为主动出击。在预测方法论上讲,是导入协同预测的概念,尽管没有CPFR那样正式。其二,预测不是一锤子的买卖,而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。例如第一次预测,准确度可能只有40%;第二次预测,综合新的信息,准确度则可能变成了60%,依此类推。滚动预测、逐步逼近的概念挺简单,但在备件行业,做得好的公司少之又少。
解决心态问题,关键在于建立责任系统,即明确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:
第一,要实现什么。在这里就是预测的及时性。比如客户的需求大幅增加或减少,造成短缺或积压,首先要看的是主管计划员是否预测到这点,什么时候预测到的。刚开始时,计划员们经常说,客户的变化太快太多,怎么能知道呢。其实这是托词。比如一个客户在未来几个月对某个产品的需求将增加50%,这意味着几十万、上百万美金的生意,是一大笔钱,当然会有人知道:客户的采购应该知道,因为他们得做采购预算;公司的销售也应该知道,因为他们得做销售预算;公司的客服工程师也应该知道,因为这样的大变化往往是某些技术、质量因素所导致的。这样的事如同当在航道里的"大石头",只要你稍加注意,总会能提前看到。对计划部门来说,你不知道,是你没有问相关当事人,还是问了但他们不愿意答复?答案往往是前者。
第二,由谁来做。预测的及时性问题,很多情况下是由没有确定责任人造成的。销售和客服认为这是计划的事,计划则认为销售和客服提供预测,所以应该是预测的责任人。要么是大家都负责,其实还是没人负责。没有单一的责任部门或人,是很多公司在预测上犯的第一大错误。A君的责任系统很清楚:预测是计划员的第一天职,计划员是预测的第一责任人。计划员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等着电话铃响,而应该定期、不定期地与内外客户沟通,搜集主要产品的需求信息,把变动部分提炼出来,及早录入ERP系统。计划员们经常会问,这几千个备件,我们哪能知道哪些的需求会变,哪些不会呢?这是计划员没深入业务、对业务不熟悉的表现,从而不能有效应用80/20原则。其实那些重要的料号,一般每个计划员只有10个左右。而如何提炼出这10个来,则需要计划员深入业务、与内外客户密切沟通、密切关注需求变化。一流的计划员大都能清楚地列出这成十个料号来,二流的能列出一些,而三流的则更本没法列出来,于是只能继续在大海里捞针,被动反应。
第三,做得怎么样?这是围绕上述两个方面,建立相应的汇报、评审系统,来确保完成相关任务和达到相关指标。A君开发了一个预测监控系统,可以清楚地统计预测是什么时候录入系统、准确性如何、有没有后续滚动更新、由谁做的等。围绕这个监控系统,A君开发了一系列的报表,帮助计划团队来系统管理需求预测。监控系统其实也是纠偏系统,即从偏差中及时得到反馈,并采取纠正措施,是完善任何责任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该系统在刚开始实施时也是个摸索过程,例如该统计什么、如何统计、统计频率等,都得一步步从实践中完善。例如熟悉计划的人一眼就可看出,这个系统怎么不评估预测的准确性?其实这是个深思熟虑的决策:该公司当时的最大问题不是预测不准确,而是就根本没有预测。所以,系统的第一目标是确保预测的及时性,在保证了及时性的前提下来提高准确性。这也反映了A君预测哲学,即(1)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,但有预测远比没预测强;(2)预测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个循环、逐步逼近的过程;(3)预测需要多部门参与、多渠道信息,但计划部门是第一责任者,要承担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预测的责任。
上面的责任系统和预测哲学就是预测导向的核心。经过一年左右的实施和改进,该公司取得显著成果。从前A君每天早晨打开电子邮件,满信箱都是催货的Email;现在打开邮箱,越来越多的邮件谈地是预测。A君明白,彻底消除催货邮件不大可能,但随着整个计划部门的重心转向预测,相信催货邮件会越来越少。他明白,事情在超良性方向发展。
关于作者
刘宝红,美国注册采购经理(C.P.M.),"供应链管理专栏"(www.scm-blog.com)创始人,西斯国际(CSCS International)执行总监。他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,专修供应链管理,并接受了摩托罗那和霍尼韦尔的六西格玛培训,是六西格玛黑带。他现旅居硅谷,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,培训本土采购、计划与供应链管理人才,并提供咨询服务,帮助本土企业提高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。如欲联系他,可电邮bob.liu#ChinaSCservices.com(用@代替#)。
© 版权所有。未经作者书面同意,不得转载。
Leave a comment